五月花海爛漫,五院春意盎然。
今天,我們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禮物——北京市人民政府天安門地區管理委員會將十年前的2013年5月4日在天安門廣場懸掛使用的、帶有唯一編號的五星紅旗贈予五院。
▲五星紅旗入駐五院展示中心(楊寬 攝)
十年前的這一天,是黨的十八大后的第一個青年節,習近平總書記選擇來到五院,與各界優秀青年代表一起過節。他參觀航天科技成就展,仔細聽取介紹,同青年科研帶頭人交流,同各屆優秀青年代表座談。
▲2013年5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到五院參加主題團日活動
說青春,論志向,談夢想。黨和國家的最高領導人與青年一代進行了一場影響深遠的青春對話,北京航天城見證了當代中國蓬勃向上的追夢交響。
十年來,我們以夢為馬、不負韶華,在逐夢太空的征途上砥礪奮進,推動載人航天、探月探火、衛星導航等取得重大成果,讓五星紅旗在月球上、在火星上、在太空之中熠熠生輝,用奮斗繪就中國式現代化的空間畫卷,為我國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作出了重要貢獻。
這面五星紅旗極為珍貴,與天地輝映、與時代同行,是對我們以身許黨、以身許國的最好見證。它將永遠被珍藏在五院展示中心,也將珍藏在我們每個人的心中!
那么,回顧當年,習近平總書記為什么要來航天過五四?這帶給我們怎樣的力量?一路走來,中國空間事業的“非凡十年”是如何奮斗出來的?中國式現代化的空間畫卷是怎么繪就的?
在十年前的那次活動、那場對話中,習近平總書記有幾個關鍵詞,可以幫助我們找到答案。
緣起“非常激動”,展望航天強國
為什么選擇來航天、到五院過五四?
在五院現場,參觀到東方紅一號總裝的歷史照片時,習近平總書記重溫當年。他說:“我當時在延川縣梁家河村當知青,聽到了發射成功的消息,非常激動!”
1969年1月,習近平到梁家河插隊,在這里度過了七年知青歲月。在梁家河期間,他既吃苦耐勞,也讀書思考,磨礪了鮮亮的初心。1970年4月,習近平還不到17周歲,但那種因為衛星上天而感到非常激動的心情,令他終生難忘。
航天科技點燃夢想,航天成就振奮人心,航天精神激勵奮斗。黨的十八大閉幕后僅半個月,習近平總書記就提出了中國夢。要實現中國夢就必須奮斗。中國航天能夠為廣大青年和全國人民奮斗提供有力的奮斗標桿,航天精神能夠提供強大的精神力量。
在五院現場,總書記對青年們說:“今天是五四青年節,我們怎么紀念?我們一起來參觀航天科技成就展,感受載人航天精神,激勵包括廣大青年在內的全國各族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這樣的紀念是很有意義的?!边@番話也成為主題團日活動的鮮明主線。
▲2013年5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五院聽取航天青年代表王翔對神舟飛船的介紹
緣起東方紅,擘畫航天夢。在五院參加活動一個月后的2013年6月,神舟十號載人飛船發射升空,總書記到現場見證成功發射,對大家說:“此時此刻,我的心情和大家一樣,感到十分高興和激動?!彼€響亮地提出了航天夢,強調“航天夢是強國夢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中國航天事業快速發展,中國人探索太空的腳步會邁得更大、更遠”,號召我們“在實現航天夢的征程中譜寫新的壯麗篇章”。
▲2013年6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同神舟十號航天員親切通話,強調“航天夢是強國夢的重要組成部分”
2016年12月,總書記在會見天宮二號和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航天員及參研參試人員代表時專門強調,航天科技是科技進步和創新的重要領域,航天科技成就是國家科技水平和科技能力的重要標志。航天科技取得的創新成果極大鼓舞了中國人民的創新信念和信心,為全社會創新創造提供了強大激勵。
2020年4月,總書記專門給參與東方紅一號任務的老科學家回信,再次憶及當年:“50年前,‘東方紅一號’衛星發射成功,我在陜北梁家河聽到這一消息十分激動?!彼麖娬{:“老一代航天人的功勛已經牢牢銘刻在新中國史冊上?!?/p>
▲2020年4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給參與東方紅一號任務的老科學家回信
因為航天,總書記兩度“激動”,并先后三次提及。這份“激動”不僅表達了他深厚的航天情懷,也體現了中國人民深厚的航天情懷。
十年前來五院參加主題團日活動,只是習近平總書記關心航天、重視航天的一個縮影。十年來,他始終高度重視航天事業,高度肯定航天成就,高度褒揚航天精神,特別認可航天隊伍,特別厚愛航天青年,特別期待航天強國前景。據不完全統計,黨的十八大以來,他談到航天、舉例航天、點贊航天超過100次。
這些重要論述和指示批示,凝聚著深沉的航天情緣,承載著宏闊的遠見卓識,描繪著美好的強國愿景,為新時代航天人逐夢太空的奮斗,提供了強大動力,指明了前進方向。
強調“重要標志”,指引前進方向
要實現航天夢、強國夢,空間技術該發揮怎樣的作用?
在五院現場,習近平總書記參觀了導航衛星系統、通信衛星、載人航天系統、航天技術應用產業、探月工程等實物展品和模型,并不時與青年科研帶頭人交談。
“空間技術領域是高技術集中的領域,空間技術水平是一個國家科技實力的重要標志,也是一個國家經濟實力、綜合國力、國防實力的重要標志?!闭驹谠虑蛱綔y器旁,他像是在為簇擁在身邊的青年人講解總結。
“空間技術領域是高技術集中的領域”,一語切中要害。在現代科技體系中,這一領域地位十分重要,作用十分突出,影響十分深遠。
回想20世紀50年代末,蘇聯、美國分別發射了人造衛星。1958年5月,毛澤東滿懷豪情地說,我們想不想搞個把兩個衛星,我們也要搞一點衛星,要搞就搞得大一點。為了這個夢想,航天人篳路藍縷、艱苦創業。尤其是五院1968年2月成立后,通過艱苦努力,終于放飛了衛星,點亮了民族的星空。
回想20世紀80年代,隨著“第三次浪潮”席卷全球,空間技術成為大國博弈的焦點。中央審時度勢,批準實施“863”計劃,航天是其中的重要領域。1988年10月,鄧小平專門談到:“如果六十年代以來中國沒有原子彈、氫彈,沒有發射衛星,中國就不能叫有重要影響的大國,就沒有現在這樣的國際地位。這些東西反映一個民族的能力,也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標志?!?/p>
從“一個民族、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標志”,到“一個國家科技實力的重要標志”和“一個國家經濟實力、綜合國力、國防實力的重要標志”,空間技術牽系重大,黨中央對空間技術的高度重視一以貫之?;仡櫼宦纷邅?,我們不負歷史、不負厚望;展望強國征程,我們重任在肩、責無旁貸。
太空探索永無止境,航天攻關任重道遠。面對日益激烈的國際競爭,面向航天強國的美好愿景,作為新時代的航天人,我們該如何行進?
習近平總書記以“兩個‘重要標志’”,奠定奮斗基調,并為我們該如何挑大梁、擔重任,給出了明確指南。
2016年4月,在首個“中國航天日”到來之際,他作出重要指示,進一步強調:“探索浩瀚宇宙,發展航天事業,建設航天強國,是我們不懈追求的航天夢?!?/p>
2016年5月,在向科學進軍60周年之際,他在科技三會上發表重要講話,發出了向世界科技強國進軍的號召。他專門強調:“空間技術深刻改變了人類對宇宙的認知,為人類社會進步提供了重要動力,同時浩瀚的空天還有許多未知的奧秘有待探索,必須推動空間科學、空間技術、空間應用全面發展?!?/p>
2017年10月,他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宣示“建設航天強國”。
2021年2月,他在會見嫦娥五號任務參研參試人員代表時強調,要繼續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加大自主創新工作力度,統籌謀劃,再接再厲,推動中國航天空間科學、空間技術、空間應用創新發展。
▲2021年2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人民大會堂會見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參研參試人員代表
2021年5月,在祝賀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著陸火星的賀電中,他首次提出“加快建設航天強國”。2022年10月,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他再次強調“加快建設航天強國”。
從“全面發展”到“創新發展”,從“建設航天強國”到“加快建設航天強國”,這些關鍵詞如同路標,指引并記錄著我們的強國步伐,通往光榮與夢想。
堅定“自立自強”,日益抵近夢想
進入新時代,我們該進行怎樣的奮斗,該如何接續奮斗?
在五院現場,同各界優秀青年代表座談時,習近平總書記意味深長地說:“一個沒有精神力量的民族難以自立自強?!?/p>
在“習近平系列重要講話數據庫”檢索,這是他最早提及“自立自強”的重要論述之一。2020年召開的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強調,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2022年5月,他給空間站建造青年團隊回信,號召“為我國航天科技實現高水平自立自強再立新功”。
自立自強,不辭擔當。怎么實現高水平自立自強?他在會見探月工程嫦娥四號任務參研參試代表時指出,偉大事業都始于夢想、基于創新、成于實干。這三個關鍵詞仿佛是三個支點,構成了自立自強的“穩定支架”。
關鍵詞一:夢想
“建設航天強國要靠一代代人接續奮斗?!?/strong>
“今天,歷史的接力棒傳到了我們手里。歷史和人民既賦予我們重任,也檢驗我們的行動?!?/strong>
2018年10月,根據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批示,集團公司召開第七次工作會,提出“三高”目標,強調高質量保證成功、高效率完成任務、高效益推動航天強國和國防建設,并明確了推動航天強國建設的戰略安排。按照會議精神,五院以“航天強國建設引領者、空間事業發展領導者”為戰略定位,強調“始終堅持創新驅動、始終堅持融合發展、始終堅持人才強企、始終堅持國際化發展,支撐航天強國建設”,并作出了戰略安排。
▲2021年8月,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召開第八次工作會議
2021年,集團公司召開第八次工作會,號召加快建設世界一流航天企業集團,有效支撐世界一流軍隊建設,全面開啟航天強國建設新征程。五院提出,力扛使命,實干爭先,全力做到“三個表率”,到2030年進入世界一流宇航公司行列、有效支撐航天強國建設,到2040年全面建成世界領先的一流宇航公司、全面支撐航天強國建設。
2022年以來,我們錨定“三高”目標、勇擔強軍首責,團結一條心、擰成一股勁、下好一盤棋,一張藍圖繪到底,堅定不移推進產品化、國產化、數字化、批產化、技術經濟一體化“五化融合”,全力推動“三高”全面發展。
要實現航天夢、強國夢,要靠每個人的夢想疊加,靠每個人的不懈奮斗。從集團公司到五院,清晰的路線圖讓夢想不再遙不可及。我們心懷夢想、奮勇拼搏,一步一個腳印、一棒接著一棒地奔跑逐夢。
關鍵詞二:創新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strong>
“實踐反復告訴我們,關鍵核心技術是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的?!?/strong>
空間技術領域就像是沒有硝煙的戰場,競爭異常激烈。我們始終心懷憂患、牢記責任,清醒而堅定。
在新時代自立自強的征程上,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新條件下,我們發揚“自主創新要敢下先手棋、善打主動仗的精神”,“摒棄幻想、靠自己”,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堅定創新自信、緊抓創新機遇,勇于開拓新的方向。一方面,堅決貫徹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聚精會神攻堅克難,把關鍵核心技術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另一方面,有力推動健全完善全國大協作、大攻關的系統工程體系,大力推進國家重大專項和重大科技項目,為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樹立成功典范。
技術是立院之本,質量是航天之魂。我們始終堅持黨的領導、堅定不移走自力更生自主創新道路,始終堅持系統觀念、與時俱進提升宇航系統工程和總體能力,始終堅持質量第一、完善制度體系夯實保證成功基礎,始終堅持技術立院、核心在手打造可持續發展源動力,始終堅持人才強企、用好用活各類人才筑牢發展基石,始終堅持文化自信、弘揚航天精神鼓舞強大精神力量,開展了大量改革探索與創新實踐。
當前,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正在深入開展。我們將牢牢把握“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總要求,堅持目標導向與問題導向相結合,謀劃深化改革與創新發展新戰略新舉措,矢志不渝在求新、求變、求進中求發展。
關鍵詞三:實干
“真抓才能攻堅克難,實干才能夢想成真?!?/strong>
“偉大夢想不是等得來、喊得來的,而是拼出來、干出來的?!?/strong>
新時代是奮斗者的時代。新時代是在奮斗中成就偉業、造就人才的時代。在航天、在五院,一大批科學大家、領軍人才、青年才俊和創新團隊勇立潮頭、銳意進取,付出艱辛努力,以實干創造新業績、創造美好未來。一大批埋頭苦干者、負重攻堅者、獨當一面者、連續作戰者把奮斗融入黨和人民的事業,展現了“實干最美”的英姿?!叭嗣窨茖W家”葉培建院士、“全國道德模范”楊孟飛、“全國創新爭先獎”獲得者楊宏、“感動中國2020年度人物”謝軍、“全國杰出專業技術人才”稱號獲得者孫澤洲等等,正在和大家一道,團結奮斗、實干奉獻,逐夢無垠太空、奮進強國征途。
▲航天事業為造就人才、成就人才提供了廣闊舞臺
剛剛過去的2020年到2022年這三年,極不尋常、極不平凡。面對空前繁重的型號任務與突如其來的疫情沖擊,我們堅決聽黨話、跟黨走,進行了頑強斗爭,以國家重大工程創新突破和型號發射任務連戰連捷,交出了五院116顆星船連戰連捷、成功率100%的答卷,刷新了我國航天科技自立自強的新高度,極大增強了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同時,我們還推動空間技術廣泛應用于疫情防控、重大活動賽事等各個方面,見證并成就了武漢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的建設速度,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北京冬奧會的勝利舉辦增光添彩。這些都是逐夢的印記,都是實干的結果。
▲空間技術日益得到廣泛應用
矢志自立自強,日益抵近夢想。當前,我國已經全面建成了航天大國、進入了航天強國行列,開啟了全面建設航天強國的新征程。
矢志“敢上九天”,交出非凡答卷
在追夢、創新、實干中,我們展現了怎樣的精氣神?交出了怎樣的成績單?
在五院現場,看了航天成就,聽了蛟龍號潛航員的介紹,習近平總書記感慨地說:“上天入海,這就叫‘敢上九天攬月,敢下五洋捉鱉’?!?/p>
一個月后,總書記再次談到“敢上九天攬月”。2013年6月11日,神舟十號載人飛船即將發射。他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親切看望即將出征的航天員乘組,并對大家說:“你們執行我國第五次載人航天飛行任務,承載著中華民族的航天夢,展現了中國人‘敢上九天攬月’的豪情壯志,這是光榮而又神圣的,全國人民都為你們感到驕傲?!?/p>
▲2013年6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航天員公寓問天閣,為即將出征的航天員壯行
敢上九天攬月,承載著豪情壯志,見證奮斗光榮、使命神圣。
習近平總書記經常對航天人說到這個“敢”字。他不僅肯定我們“迎難而上、敢打硬仗、接續奮斗”,而且叮囑“自主創新要敢下先手棋、善打主動仗”“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敢于走別人沒有走過的路”。
十年來,我們牢記囑托、化“敢”為“干”,敢于推動空間科學、空間技術、空間應用全面發展、創新發展,敢于在航天事業發展的征程上勇攀高峰、不斷前行,為建設航天強國和世界科技強國建功立業。
十年來,我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以航天重大工程為牽引,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應用,大力發展空間技術與系統。
北斗導航工程、月球探測工程、載人航天工程完成“三步走”,建成開通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實現人類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巡視勘察及與地球的中繼通信,實現月球采樣返回,完成中國空間站在軌建造、建成國家太空實驗室?!疤靻枴北蓟?、“祝融”探火,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國人的印跡,中國航天實現從地月系到行星際探測的跨越。
我國空間基礎設施體系建設取得重大進展,以衛星通信、遙感、導航為主體的天地一體化國家空間基礎設施體系已經形成,不僅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各個方面得到廣泛應用,而且能夠為世界各國提供服務。同時,慧眼號、張衡一號和多顆“實踐”衛星等發射成功,在空間科學與技術試驗領域取得豐富成果。
十年來,我們深刻轉變產業發展理念,特別是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主動融入新發展格局,面向國家重大戰略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加速推動產業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
集中優勢資源,打造了衛星應用、智能裝備、空間生物三大業務板塊,培育了高精度衛星導航終端、鐵路車輛運行安全檢測系統等一批具備市場前景和競爭優勢的主導產品,深耕鐵路、生態環保、社會綜治等領域,競爭力穩步提升,發展活力顯著增強。
從基于衛星“通、導、遙”技術的“天空地一體化”生態監測體系,到天地一體化大規模寬帶網絡通信傳輸服務;從智慧城市管理,到智慧醫養、生物制藥、航天育種……曾經高高在“上”的航天技術,已飛入尋常百姓家。
▲天津衛星智能化柔性生產線
十年來,我們在奮斗中抵近夢想,既傳承優良作風又守正創新發揚,積淀了探月精神、新時代北斗精神,被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凝練叫響。
探月精神、新時代北斗精神的核心特質,就是敢逐夢、敢創新,增強志氣骨氣,堅定信念信心、矢志自立自強。它們與“兩彈一星”精神、載人航天精神一起,被第一批納入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不僅激勵著航天隊伍尤其是航天青年,而且激勵著全民族、全社會,以“敢上九天攬月”的豪情壯志,敢打硬仗,敢下先手棋,敢于走別人沒有走過的路,敢于戰勝一切艱難險阻,敢教日月換新天。
感受“朝氣蓬勃”,展望前景無限
新時代的航天青年進行了怎樣的青春奮斗?發出了怎樣的奪目光彩?
在五院現場,聽說航天科研團隊以青年為主體,平均年齡嫦娥團隊、神舟團隊33歲,北斗團隊35歲,東方紅四號團隊29歲,衛星應用團隊28歲,習近平總書記十分高興,由衷地感慨中國航天“朝氣蓬勃、后繼有人”。他指出,我國航天事業的發展歷程充分說明,創新的制高點在科技,科技創新的希望在青年。他希望大家認真學習航天青年科研團隊的創新創造精神,結合實際發揚光大。
▲2013年5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五院聽取航天青年代表孫澤洲對嫦娥探月工程的介紹
星空浩瀚無比,探索永無止境。在中華民族逐夢太空的征途上,處處是青春的力量、青春的涌動、青春的創造。
十年前,北斗二號實現了區域組網,北斗三號還在論證之中。社會上有一些聲音:“美國人搞的GPS全球都能用,中國人為啥還要搞北斗?”年輕的北斗人堅定自立自強的意志決心,在團結協作中追求卓越,腳踏實地推進衛星研制、試驗各項工作,取得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衛星導航系統關鍵技術成果。十年后的今天,北斗服務全球,日定位量超過3000億次;到2025年,北斗產業規模有望達萬億元。
十年前總書記到五院參加活動時,神舟十號載人飛船正在發射場等待發射,這是我國第十艘神舟飛船,將與天宮一號交會對接。年輕的神舟人沉著應戰、拼搏奉獻,托舉“神舟”迎來“十戰十捷”。十年后的今天,天舟六號、神舟十六號飛船正在一南一北兩個發射場執行任務,將與中國空間站交會對接。神舟十五號返回也提上了日程,作為中國第10次載人飛行任務,即將在天地之間書寫“十全十美”。
十年前,嫦娥一號、嫦娥二號相繼完成了繞月,月球探測工程剛剛走完了第一步。十年來,年輕的嫦娥人將目光鎖定深空、瞄向前沿,讓嫦娥三號落虹灣,讓嫦娥四號開創人類首次,讓嫦娥五號采樣回,在深空領域積極搶占科技制高點。十年后的今天,我們正在繼續推進月球探測工程。未來,嫦娥六號將在月球極區采樣返回,嫦娥七號將開展月球極區高精度著陸和陰影坑飛躍探測,嫦娥八號等任務“在路上”……
▲“北斗”、“神舟”、“嫦娥”團隊
在“北斗”、“神舟”、“嫦娥”三個團隊中,青年挺膺擔當,以奮斗姿態激揚青春,不負時代,不負華年。在2019年召開的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專門談到:“航天報國的嫦娥團隊、神舟團隊平均年齡是33歲,北斗團隊平均年齡是35歲。這樣的青年英杰數不勝數!”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這三個團隊榮獲“最美奮斗者”榮譽稱號。
不止北斗、神舟、嫦娥。
十年前,中國空間站剛剛從藍圖變為施工圖,仍不過是紙上的構想。十年來,依靠頑強攻關與創新突破,尤其是依靠航天青年奮發進取,中國空間站已經變成了實景圖,正在遨游蒼穹。展望未來,中國空間站前景無限。
十年前,嫦娥二號雖然飛向深空、探路遠方,但我們還沒有真正地實現從地月系到行星系的跨越。千古“天問”,青春夢圓。2020年,天問一號開始了億萬里的跋涉。2021年,天問一號登上了火星。展望未來,中國人還要走得更遠。
還有通信廣播、對地觀測、航天技術應用等各個領域,青年勇于創新突破,交出一張張“高分”答卷,青春的氣息與成功的喜悅交織洋溢。
▲在中國航天,青春孕育無限希望,青年創造美好明天
2022年五四之際,習近平總書記在給空間站建造青年團隊的回信中說:“從天宮、北斗、嫦娥到天和、天問、羲和,中國航天不斷創造新的歷史,一大批航天青年挑大梁、擔重任,展現了新時代中國青年奮發進取的精神風貌?!?/p>
這是對奮斗的至高褒揚,這是對青春的鄭重禮贊。
2013年五四,習近平總書記在主題團日活動的最后對大家說,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F在,青春是用來奮斗的;將來,青春是用來回憶的。
中國有夢,青春無悔。十年來,我們的航天青年進行了激情奮斗,進行了頑強拼搏,為黨和人民作出了奉獻。這就是最美好的青春歲月,也必將成為最美好的青春回憶。與此同時,青春在傳承中接力奮斗,以自信自強托舉星空璀璨,成就事業前景無限。他們說:
“這樣的青春無怨無悔?!?/p>
“這樣的人生無怨無悔?!?/p>
星光閃耀,國旗高揚。在加快建設航天強國的奮斗中,我們將常懷憂患之思,常念責任之重,踔厲奮發、勇毅前行,奮進新征程、創造新偉業。
星空無垠,國旗見證。中國人逐夢太空的征途沒有終點,中國人探索太空的腳步必將邁得更大更遠。
而今踏上新征程,我們邁步從頭越。
征途漫漫強國路,惟以奮斗寫忠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