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楫揚帆勇爭先,砥礪奮進正當時。習近平總書記在給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空間站建造青年團隊的回信中指出,一大批航天青年挑大梁、擔重任,展現了新時代中國青年奮發進取的精神風貌。五院青年始終牢記總書記囑托,以奮斗書寫忠誠,以實干成就夢想,取得了不平凡的成績。
近期,五院多個集體和個人獲得了榮譽表彰:西安分院團委榮獲“全國五四紅旗團委”稱號,508所回收著陸技術研究室系統試驗組榮獲“全國青年安全生產示范崗”稱號,502所系統創新中心張聰榮獲“北京青年五四獎章”,510所空間環境載荷工程中心張海燕榮獲“甘肅青年五四獎章”。五院青年心懷航天強國夢,勇于創新、敢于突破,譜寫了最美的青春華章。
全國五四紅旗團委
西安分院團委
多年來,西安分院團委團結帶領廣大團員青年在重大工程實踐中挑大梁、擔重任,展現了新時代航天青年奮發有為的精神風貌。
西安分院團委以“青春學堂”為平臺,開展17項課程專題學習;組建航天精神宣講團,建設2個航天精神教育基地,引領青年賡續紅色血脈;開展“青馬工程”“青年精神素養提升”等專項學習27次,覆蓋1300余人次。
此外,西安分院團委以國家重大航天任務為契機創建青年突擊隊,在空間站建造、我國首次月球采樣返回等重大任務中作出重要貢獻;安排專項資金支持青年自主創新,1個項目獲得團中央青創大賽金獎;實施青年成長“曙光計劃”,重點培養100名青年科技骨干。一批優秀青年團隊及個人獲得中國青年五四獎章集體、全國青年崗位能手等榮譽。
西安分院團委還以團干部例會、主題團課為抓手,及時跟進、系統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堅持大抓基層,實現團組織團員100%全覆蓋,團干部培訓100%全覆蓋;建立陜西省第一個共青團專屬的大型活動陣地,打通聯系服務青年“最后一公里”。
全國青年安全生產示范崗
508所回收著陸技術研究室系統試驗組
系統試驗組隸屬于508所回收著陸技術研究室,是我國唯一專業從事航天器回收著陸系統試驗技術研究的班組,圓滿完成了以探空火箭、返回式衛星、載人航天、深空探測等為代表的多項國家重大任務試驗設計及驗證工作。
班組踐行“安全生產人命關天 回收青春奮勇當先”理念,以“安全生產 青年當先”為主題,以“三抓三防”為工作思路,積極落實“六個一”活動要求,在青年中營造了良好的安全生產氛圍。試驗及總裝現場實施以老帶新“青春育苗”培養機制,確保百余次以青年為主體的大型空投試驗圓滿成功,助力青年職工發展;組織青年開展“試驗大廳安全隱患排查整改”專項活動,形成進出現場管控、試驗現場分區、試驗物品入賬、安全提示醒目的一體化試驗現場安全管控機制,形成“吊索具、氣瓶、防護用品專項管理清單”,現場規范水平明顯提升,青年職工開展試驗工作的安全底線和規矩意識顯著增強;班組每季度建立大型試驗項目清單、提前識別試驗風險項目,確保大型試驗一次成功。
在全國青年安全生產示范崗創建過程中,班組圓滿完成以空間站工程神舟飛船、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為代表的20余架次大型空投試驗及千余次研制試驗等具有創新意義的科研任務,成為高質量推動試驗安全生產工作、保型號任務成功、建設航天強國的重要推動者和踐行者。班組曾先后獲得五院質量信得過班組、五院示范班組、集團六好班組、中國航天科技集團青年安全生產示范崗等榮譽。
北京青年五四獎章
502所系統創新中心
張聰
張聰是航天科技集團青年博士聯盟副主席、五院502所系統創新中心主任、研究員。作為航天器智能控制領域突出貢獻者、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青年拔尖人才、北京市“聚?奉獻——2020京華大地上的青年杰出工程師”,張聰勇于創新突破,為建設航天強國、實現我國航天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強不斷攀登新的高峰。
張聰先后參與北京三號衛星、巡天望遠鏡、國防科技前沿創新重大項目等多個重要型號研制。
作為主任設計師,他完成首個面向型號應用的“三超”平臺關鍵技術攻關及系統研制,有力支撐了北京三號衛星在軌對復雜目標快速成像,性能提高一個數量級以上,獲得航天科技集團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作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多個預研項目負責人,他設計了航天器智能自主任務規劃方案,有力支撐了某星座好用易用性顯著提升、完成任務數量提高至一倍以上,獲得北京市技術發明獎一等獎。
作為青年博士創新團隊負責人,他首創航天器“感知-演化-決策-執行”一體化控制系統及先進產品,能夠賦能航天器精準感知大范圍危險及快速規避,成功獲得某競標項目第一名、國防科技前沿創新重大項目支持。
甘肅青年五四獎章
510所空間環境載荷工程中心
張海燕
張海燕是我國嫦娥三號任務月塵測量載荷科學數據應用和載人探月關鍵技術攻關和方案深化論證子課題的項目負責人,是空間環境探測載荷新技術研發和科學數據應用的青年骨干。工作以來,她陸續攻克了空間載荷領域的多項關鍵技術,為未來載人登月提供了載荷應用技術方案。
張海燕先后發表論文20多篇(其中SCI論文15篇),授權專利4項,主持和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重大科研項目5項,獲批省部級人才項目2項,并受邀擔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評審專家、全國婦聯科普專家、航天女科技工作者委員會委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