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習近平邀請,法蘭西共和國總統埃馬紐埃爾·馬克龍于2023年4月5日至7日對中華人民共和國進行國事訪問。4月7日,兩國發表最新聯合聲明。
其中,第22條提到兩國在航天領域的合作:雙方對兩國航天機構圍繞嫦娥六號及地外樣品聯合研究開展合作感到滿意。
嫦娥六號探測器由航天科技集團五院抓總研制。
▲ 嫦娥六號探測器示意圖
早在2019年,中法就已簽署月球探索計劃意向書,法國科研設備將搭乘中國的嫦娥六號月球探測器,與中國一起探索月球。2019年,法國國家航天研究中心主席讓-伊夫·勒加爾曾在社交平臺表示,法方準備在嫦娥六號上搭載約15千克的設備,包括一臺照相機和一臺分析儀,以方便對月球的研究。
嫦娥六號任務預計可實現人類航天器首次月球背面采樣返回,擬于2025年前后實施。嫦娥六號任務選擇落在月球背面,可發現并采集不同地域不同年齡的月球樣品。嫦娥六號的工程目標是突破月球逆行軌道設計與控制技術、月背智能采樣技術和月背起飛上升技術,實現月球背面自動采樣返回,同時開展有效的國際合作。
▲ 中法合作研制的首顆衛星——中法海洋衛星
新中國成立以后,作為首個同中國建交的西方大國,法國積極同我國展開合作,數十年來不斷跨越新臺階,在空間技術領域尤其如此。自1997年兩國政府簽署合作協議以來,一系列舉措在衛星工程、載人航天、深空探測、對地觀測等領域有序展開,并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成績。
2018年1月,馬克龍訪華時曾來五院參觀訪問,當時,由五院抓總研制、中法合作的首顆衛星——中法海洋衛星(CFOSAT)已經完成總裝集成,正在進行測試,雙方專家向馬克龍報告了合作研制的進展情況。
▲ 2018年1月,法國總統馬克龍在五院參觀
同年10月29日,中法海洋衛星由長征二號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中法海洋衛星基于我國較為成熟的CAST2000衛星平臺,搭載了法國的波譜儀和我國研制的散射儀,分別用于海浪研究和海洋監測。
當天,國家主席習近平同法國總統馬克龍互致賀電,祝賀中法海洋衛星發射成功。
據國家衛星海洋應用中心最新消息,中法海洋衛星自2019年發射以來已向一千多家用戶分發數據,通過雙方共同努力,經主管單位和航天局批準,即將通過世界氣象組織(WMO)全球通信系統(GTS)分發中法海洋衛星數據。